欧亿体育官网我从事社区工作十年,始终把服务群众当作“第一责任”,积极探索紧扣时代的工作新思路、新载体,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作为第一城社区党委书记,我不断完善自身,积极破解居民难题,探索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,使“两邻”理念在社区这片热土上,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。
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,我深知抓好基层队伍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。在日常工作中,除了统筹各项事务外,我更看重培养社区人才队伍。一方面,我每周为全体社工开展一次能力提升培训,其中,“先处理情绪还是先处理事情”“玩转ppt,工作效果不用愁”等学习交流会获得良好反响。另一方面,以社工助跑集结营、社工说民情等载体为抓手,通过社工擂台、互动交流等方式,促进每一名社工做到包片底数清、政策业务通。我还邀请劳动模范、老党员、退休社区工作者等到社区作经验交流,帮助社区工作者丰富经验、提升本领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我与班子成员提出了“社工楼长”的工作思路,即社区14名社工,结合传统包片任务,每人担任为期一个月的楼长,熟悉每户居民的户籍、年龄、就业、保障、邻里关系等情况,更高标准地掌握该楼“装户图”。
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“神经末梢”。今年,我联合班子成员成立“一城好瓣”社区营造中心,建立“一城好瓣”志愿服务体系,以“一城好瓣”微积分为抓手,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,引导居民互帮互助,解决居民生活诉求。按照“一人一表、一事一记、量化积分、动态管理”的原则,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进行实时管理,创新采用“王者荣耀”积分榜模式和“五星好评”加分机制,使辖区内“有困难找志愿者,有时间做志愿者”的精神蔚然成风。同时,我注重将辖区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,通过商户让利、养老机构补贴及社区福利活动等形式承兑积分,让居民的志愿服务成果得到生态化循环。通过“一城好瓣”微积分,发挥“党员+近邻”双重作用,提升公众参与意愿和能力,激活基层治理善治动能,绘就基层治理新底色。
我始终不渝地把为居民服务、帮助困难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。第一城社区一共14个网格,我在每个网格配备一名“网格主理人”,同时为每人准备了一本“民情日记”。“网格主理人”在日常走访过程中,注重收集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,小到家长里短、大到项目工程,事无巨细,及时掌握重点人群、重点问题,针对社区重点工程项目耐心倾听居民代表的意见与建议,并一一做好登记。
前不久,社区干事周洋就充分发挥了一名“网格主理人”的作用。一天,他接到居民紧急求救电话,自己网格的李奶奶在家中昏倒,周洋立即带领社区团队赶往现场,并快速对李奶奶进行了初步救治,同时联系救护车以及派出所民警,与团队成员协作,帮助李奶奶脱离了生命危险。在辖区内,我带着民情日记平均每天都走一万多步,就是这一万多步,让社区的氛围一天天变得更加和谐。
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党委书记,姜洋以更开阔的思维视角和朴素的为民初心,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踏踏实实、兢兢业业服务在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她有活力、有想法、擅创新,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学以致用真抓实干,是社区居民公认的“好书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