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亿体育每月发车的“政银服务流动车”,助力山区群众搭上“共富列车”;全市打造96个“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”,满足企业群众全天候办事需求……今年以来,温州市政务服务局聚焦企业和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加快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攻坚、服务创新,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,切实增强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便利感。
“现在办事可真方便,在家门口的‘政务超市’扫码下单,就办好了医保业务。”家住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景山街道净水社区的戴先生感慨道。戴先生口中的“政务超市”由瓯海区政务服务中心、瓯海区农商行联合打造,市民可以现场下单办,也可以扫码预约办或者咨询帮代办,目前可办理社保、公积金、水电等87个高频事项。截至目前,瓯海区已在62个小区打造了“政务超市”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办事的便利。
到窗口办事隔着20多公里的路、公交班次少来回车程需半天以上、村里老人多办事极不便……瓯海区五凤垟村村民的呼声反映了多数偏远山区群众办事难的心声。为此,瓯海区推出了“政银服务流动车”,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,助力山区群众搭上“共富列车”。如今,这辆载着满满便民服务的爱心车每月15日发车,不仅可以现场办理存款、取款、开卡等金融服务,同时开拓了医保、公积金、水电等87项高频事项。
近年来,温州市政务服务局联合浙江农商银行、温州银行深入开展“政银合作”,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借助银行金融系统基层服务网络和人力资源优势,实现包括医保社保、市场监管、公积金、公安等百项高频服务事项网上银行“掌上办”,智能柜机“自助办”,网点柜面“就近办”和客户经理“上门办”,仅今年上半年就办理了1.7万件。
为解决企业和群众“上班时间没空办,下班时间没处办”的痛点,今年6月,温州市政务服务局对市民中心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进行改造提升,投放“瓯e办”便民服务、综合办税、身份证办理、自助拍照等多种自助办事终端,涵盖税务、不动产、医保、社保、公积金等领域266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打造96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,满足企业与群众全天候办事需求。
按照“办事不求人,请到浙里办”要求,温州市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建设,全面深化“一网通办”改革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向高质量发展,全市94项高频事项实现“智能秒办”,22个“一件事”实现“一网通办”,基本构建了“网办掌办为主、自助办为辅、帮代办补充、大厅办兜底”的政务服务体系。截至目前,全市总办件量1531.3万件,线%,全市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率达99.52%。
今年10月,浙江瓯芯建设项目在温州湾新区滨海园区取得一块土地施工许可证。除去必要的公示时间,该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,仅用时两个工作日。这得益于温州推出的企业投资项目促产“一件事”改革。
该项改革实现了“拿地即开工、预验即试产、竣工即领证、带押即转贷”全闭环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。截至目前,该项改革已惠及全市1001家企业。
在助企降本减负方面,温州还推出涉企中介服务“一类事”改革。自2020年以来,温州市聚焦企业反映突出的评估多、评估乱、流程不规范、成本负担重等问题,率先推出涉企评估“最多评一次”改革。改革后,涉企评估服务效率平均提升50%以上,已惠及全市3200多家企业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深入彻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‘一号改革工程’,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和痛点难点堵点,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,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政务力量。”温州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