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亿体育每年一到寒暑假,如何照看孩子就成了家长们的头疼事,也是一道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。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兵团相关部门急家长之所急,想家长之所想,推出暑期托管班,以兴趣培养、知识普及、科技创造等为内容,解决了家长们的看护难题,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。
如何“托”得住、“管”得好?暑期托管既不能“光托不管”,也不能“管得变味”。作为“双减”配套措施,暑期托管是减轻家长负担、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应有之举,既能加强教育关爱,又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但有几个方面,需要引起注意。
——托管不是培训服务。暑假本是孩子放松休息的时间,当然不能成为孩子们的负担。现实中,确有少数家长对托管“寄予厚望”,希望孩子能多学一点、提前一步。应充分认识到,暑期托管是社会兜底服务,不承担教学任务,更不能搞培训。办好暑期托管、提高托管质量,需要各方保持清晰认知、理性态度,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假期之乐。
——托管不是一“托”了之。开展暑期托管服务,要选择合适场所、吸纳专业人员、开展优质服务,让孩子们真正有所收获。各师市应以社区服务为主,鼓励志愿者、家长、高校学生积极参与,或者安排教师合理轮班等,因地制宜开展托管服务。团场和连队应充分挖掘本地资源,借助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等力量,集中在有适宜场所的连队做好托管。
——托管服务,重点在于安排充实、合理的内容。托管服务要想效果好,就要花心思设计内容、组织活动,不能只是简单地“托”、单一地“管”。要以丰富的活动实现优质的服务,例如开设篮球、围棋、舞蹈等公益课程,组织阅读、手工等益智活动,让孩子在有特色、有意思、有意义的活动中健康成长。
当前,包括暑期托管在内的各类课后服务还处在探索阶段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出成效。对于管理部门而言,还要扎紧制度的“笼子”,严查以夏令营、研学旅行、托管班等名义搞违规培训,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自觉违规培训,切实维护自身权益。